Monday, December 19, 2011

卵磷脂的八大保健功能(下)

Share/Bookmark

六、可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人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會減退,其原因與乙醯膽鹼含量不足有一定關係。乙醯膽鹼是神經系統資訊傳遞時必需的化合物,人腦能直接從血液中攝取磷脂及膽鹼,並很快轉化為乙醯膽鹼。長期補充卵磷脂可以減緩記憶力衰退的進程,預防或推遲老年癡呆的發生。

七、能有效地化解膽結石   
  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發生沉澱,從而形成膽結石,膽結石90%是由膽固醇組成。膽汁中的主要成分是卵磷脂,此外還有水份、膽固醇、礦物質及色素等,卵磷脂可以將多餘的膽固醇分解、消化及吸收,從而使膽汁中的膽固醇保持液體狀。如果每天攝取一定量的卵磷脂可以有效地防止膽結石的形成,並對已形成的膽結石也能起到化解的作用。  

八、良好的心理調和劑   
  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長期處在緊張的環境和種種壓力下,常患有焦慮、急躁、易怒、失眠、耳鳴等症,即植物神經紊亂,通常稱為神經衰弱。經常補充卵磷脂,可使大腦神經及時得到營養補充,保持健康的工作狀態,利於消除疲勞,激化腦細胞,改善因神經緊張而引起的急躁、易怒、失眠等症。 

卵磷脂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素,有著強大的乳化作用,卵磷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的乳化作用能將體內多餘脂肪溶解成極小的顆粒,代謝排除體外, 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同時促進性腺功能,如乳房增大,胸肌發達。因此使用卵磷脂減肥美體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適宜人群
1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規定:在嬰幼兒奶粉裡,必須添加磷脂。
2 學生、知識份子及中老年人:卵磷脂能增強大腦活力,消除大腦疲勞,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工作效率。而且能修復受損傷的腦細胞,預防老年性癡呆症的發生。
3、長期飲酒、營養過剩及脂肪肝患者:每日服用10-15克卵磷脂,3-5個月後,血脂指標可恢復到正常水準。
4、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20克以上的大豆卵磷脂,糖尿病人的恢復速度是相當明顯的,很多病人可不必再注射胰島素。對糖尿壞疽及動脈硬化等併發症患者,更為有效。
5、膽結石患者:每天堅持服用大豆卵磷脂,不僅能防止膽結石形成,而且還可以不同程度地分解、消除已形成的膽結石。
6、愛美的女士:卵磷脂是一種天然解毒劑,能分解體內的毒素。通過增加血紅素,為皮膚提供充分的水和氧氣等營養,使皮膚變得光滑柔潤
7、便秘人群:卵磷脂可以促進腸胃血液迴圈及腸胃蠕動,有助於預防及改善便秘。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卵磷脂的八大保健功能(上)

Share/Bookmark


卵磷脂被譽為與蛋白質、維生素並列的第三營養。然而,真正瞭解卵磷脂的人卻很少,卵磷脂在我國也只是少數人享用的貴族食品。而在發達國家,卵磷脂已成為很普及的營養食品了。據說,美國人現在連煮飯也用上了卵磷脂,煮出的米飯顆粒飽滿、晶瑩剔透,香味溢人。那麼,卵磷脂都有哪些保健功能呢?   
  
一、肝臟的保護神
  磷脂中的膽鹼對脂肪有親和力,若體內膽鹼不足,則會影響脂肪代謝,造成脂肪在肝內積聚,形成脂肪肝甚至會發炎腫脹。卵磷脂不但可預防脂肪肝,還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同時,磷脂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防止肝硬化並有助於肝功能的恢復。  
    
二、糖尿病患者的營養品   
    卵磷脂不足會使胰臟機能下降,無法分泌充分的胰島素,不能有效地將血液中的葡萄糖運送到細胞中,這是導致糖尿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每天食用20克以上的卵磷脂,則糖尿病的恢復是相當顯著的。很多病人甚至可不必再注射胰島素。特別是對糖尿病壞疽及動脈硬化等併發症患者更為有效。
 
三、血管的清道夫”   
  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進血液迴圈,改善血清脂質,清除過氧化物,使血液中膽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減少脂肪在血管內壁的滯留時間,促進粥樣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膽固醇引起的血管內膜損傷。服用卵磷脂對高血脂和高膽固醇具有顯著的功效,因而可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

 四、胎、嬰兒神經發育的必需品    
      
正常情況下,孕婦體內的羊水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人體腦細胞約有150億個,其中70%早在母體中就已經形成。為了促進胎兒腦細胞能健康發育,孕婦補充足夠的卵磷脂是很重要的。嬰幼兒時期是大腦形成發育最關鍵時期,卵磷脂可以促進大腦神經系統與腦容積的增長、發育。因此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規定在嬰兒奶粉中必須添加卵磷脂。

      
五、可消除青春痘、雀斑並滋潤皮膚   
    在正常人體內含有許多毒素,特別是在腸道內,當這些毒素含量過高時,便會隨著血液迴圈沉積在皮膚上,從而形成色斑或青春痘。卵磷脂正好是一種天然的解毒劑,它能分解體內過多的毒素,並經肝臟和腎臟的處理排出體外,當體內的毒素降低到一定濃度時,臉上的斑點和青春痘就會慢慢消失。卵磷脂還具有一定的親水性,並有增加血紅素的功能,如果每天服用一定量的卵磷脂,就能為皮膚提供充分的水份和氧氣,使皮膚變得光滑柔潤。   

Tuesday, March 15, 2011

真的是過動兒嗎?

Share/Bookmark

孩子喜歡爬沙發?坐著不到三分鐘就站起來到處跑?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
往往這種情況發生時,學校老師就會通知家長:「您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哦!」或是「這孩子專注力差」「需要與學校輔導員談談」,更甚者是「您的孩子需要看看心理醫生」........等等。
為人父母者只好滿頭霧水,不知所措的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吃下所謂過動兒自閉兒吃的藥,而這些藥物會阻止並損傷大腦的成長發育。

不要扼殺孩子們的學習慾望
孩子是以「觸」覺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即使是已經成年的我們,是否在看到一樣特別或沒見過的物品時,也會用手摸一摸、用鼻子聞一聞呢?既然已經認識了世界數十年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好奇心,更何況是初來乍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們呢?

以下是在許多家庭中會發生的場景:
可愛的孩子,蹣跚學步,一步一跌的練習行走。孩子看見一把剪刀,走過去(或爬過去)拿了起來,正在得意的笑著時,母親(及教養者)突然看見,嚇了一大跳,趕緊奔過去,從孩子手上拿走剪刀,並且重複的說:「這不可以拿的、不可以拿的,危險、危險。」
孩子哭了,因為他千辛萬苦才拿到的玩具,不見了。

所有的東西對一個孩子來說都是玩具,都要摸一摸、舔一舔,吃吃看到底是什麼味道。在孩子還沒有完整的語言能力之前,除了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覺受之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也是有限的,必須讓大腦從瞭解單字、單詞、到複詞,需要一大段時間等腦部慢慢成長、發育。

在以上那個場景中,孩子所接受到的訊息是:「這不可以拿的」中的那個「」字。所以孩子看著母親,理解是「」「」。

結論:
1. 不要將危險物品擺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要避免讓孩子看到後,想拿、想碰,卻又因為「危險」,而將那個孩子想拿、想碰觸的東西拿走,這就是挫折了孩子的意志力
2. 對孩子使用正面言語。如果不想要孩子拿的東西,要說「放下」「給媽媽」,不是說「不可以拿」。
3. 孩子會跳上跳下、坐不住。這是正常的現象。
有的孩子能乖乖坐著,有的孩子好動,是與腦部不同區域的發育早晚有關係的。有的孩子體能區發育的早,所以好動、體育活動優秀;有的孩子語言區發育的早,說話清晰、討人喜愛;有的孩子聽覺區發育的早,在音樂造詣、樂器學習上敏銳過人。
要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孩子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他會學習反省自己、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