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5, 2011

真的是過動兒嗎?

Share/Bookmark

孩子喜歡爬沙發?坐著不到三分鐘就站起來到處跑?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
往往這種情況發生時,學校老師就會通知家長:「您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哦!」或是「這孩子專注力差」「需要與學校輔導員談談」,更甚者是「您的孩子需要看看心理醫生」........等等。
為人父母者只好滿頭霧水,不知所措的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吃下所謂過動兒自閉兒吃的藥,而這些藥物會阻止並損傷大腦的成長發育。

不要扼殺孩子們的學習慾望
孩子是以「觸」覺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即使是已經成年的我們,是否在看到一樣特別或沒見過的物品時,也會用手摸一摸、用鼻子聞一聞呢?既然已經認識了世界數十年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好奇心,更何況是初來乍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們呢?

以下是在許多家庭中會發生的場景:
可愛的孩子,蹣跚學步,一步一跌的練習行走。孩子看見一把剪刀,走過去(或爬過去)拿了起來,正在得意的笑著時,母親(及教養者)突然看見,嚇了一大跳,趕緊奔過去,從孩子手上拿走剪刀,並且重複的說:「這不可以拿的、不可以拿的,危險、危險。」
孩子哭了,因為他千辛萬苦才拿到的玩具,不見了。

所有的東西對一個孩子來說都是玩具,都要摸一摸、舔一舔,吃吃看到底是什麼味道。在孩子還沒有完整的語言能力之前,除了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覺受之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也是有限的,必須讓大腦從瞭解單字、單詞、到複詞,需要一大段時間等腦部慢慢成長、發育。

在以上那個場景中,孩子所接受到的訊息是:「這不可以拿的」中的那個「」字。所以孩子看著母親,理解是「」「」。

結論:
1. 不要將危險物品擺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要避免讓孩子看到後,想拿、想碰,卻又因為「危險」,而將那個孩子想拿、想碰觸的東西拿走,這就是挫折了孩子的意志力
2. 對孩子使用正面言語。如果不想要孩子拿的東西,要說「放下」「給媽媽」,不是說「不可以拿」。
3. 孩子會跳上跳下、坐不住。這是正常的現象。
有的孩子能乖乖坐著,有的孩子好動,是與腦部不同區域的發育早晚有關係的。有的孩子體能區發育的早,所以好動、體育活動優秀;有的孩子語言區發育的早,說話清晰、討人喜愛;有的孩子聽覺區發育的早,在音樂造詣、樂器學習上敏銳過人。
要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孩子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他會學習反省自己、尊重生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